一、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概念
二、面向对象的三个主要特性
- 封装性:
- 继承性:
- 多态性:
三、深入理解面向对象
一个对象具有自己的状态,行为和标识。这意味着对象有自己的内部数据(提供状态)、方法 (产生行为),并彼此区分(每个对象在内存中都有唯一的地址)。
(1)万物皆对象。你可以将对象想象成一种特殊的变量。它存储数据,但可以在你对其“发出请求”时执行本身的操作。理论上讲,你总是可以从要解决的问题身上抽象出概念性的组件,然后在程序中将其表示为一个对象。
(2)程序是一组对象,通过消息传递来告知彼此该做什么。要请求调用一个对象的方法,你需要向该对象发送消息。
(3)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存储空间,可容纳其他对象。或者说,通过封装现有对象,可制作出新型对象。所以,尽管对象的概念非常简单,但在程序中却可达到任意高的复杂程度。
(4)每个对象都有一种类型。根据语法,每个对象都是某个“类”的一个“实例”。其中,“类”(Class)是“类型”(Type)的同义词。一个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“能将什么消息发给它?”。
(5)同一类所有对象都能接收相同的消息。这实际是别有含义的一种说法,大家不久便能理解。由于类型为“圆”(Circle)的一个对象也属于类型为“形状”(Shape)的一个对象,所以一个圆完全能接收发送给"形状”的消息。这意味着可让程序代码统一指挥“形状”,令其自动控制所有符合“形状”描述的对象,其中自然包括“圆”。这一特性称为对象的“可替换性”,是OOP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